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综合 > 正文

从茂名荔枝看温州杨梅 世界即时看

2023-06-14 09:02:22 来源:温州日报 

茂名市柏桥村荔枝收购点。丘立贺摄

去茂名之前,特意去百度查看茂名特产,最让人中意于此行的,便是“全球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茂名”的口语化广告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”诗人的千年一叹,留给岭南荔枝别样滋味。而在岭南荔枝中,又以茂名荔枝最是出名。

从茂名荔枝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温州杨梅——都是夏季成熟的水果,都是很难长时间保存的“落地死”,都有极强的地域局限,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,都有着可以更好发展的广阔前景……

但从两地比较来看,茂名荔枝的市场化运作显然更为成熟。其成功模式,可以给温州杨梅留下一些启示。  

政府布局的“荔枝矩阵”

茂名荔枝有着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,40多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30多万亩,同样的地级市,茂名全市90%的乡镇盛产荔枝,80%的农户种植荔枝,年产量约占广东的1/2、全国的1/4、世界的1/5,销售总额在2022年超过80亿元;

温州杨梅种植历史500多年,种植规模29万多亩,四大优良品种的合计产量7万多吨,全市种植面积占浙江省总面积四分之一,产值3.5亿元。

无论历史、体量、占比,两地落差显而易见。仅仅从数量上来看,茂名荔枝的销售压力,似乎会更大些。但记者在茂名采访时,并没有听到“卖难”的呼声。当地层出不穷的促销行动、不断创新的深加工工艺、逐渐成型的多方合作模式、政企联袂的组合“问道”,让茂名荔枝销售显得有条不紊、稳扎稳打。

这种架构的成型,离不开政府对荔枝、桂圆等特色产品销售、提升的看重。

近年来,广东省极为重视荔枝产业发展,《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就是以产业、市场、科技、文化“四张牌”为主抓手,建设茂名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集中区,打响“广东荔枝”公共品牌。

而茂名市本级也在拓宽各种输出渠道:建立荔枝种植技术“百千万”指导体系;开展“茂名荔枝logo”区域品牌授权专项推广;制作“茂名荔枝”区域品牌文创产品;优化升级茂名产品包装设计;借助三大运营商开展“茂名荔枝”品牌推广活动;重点城市高铁、地铁、高速公路广告赋能宣传等。同时发布《茂名荔枝产业发展白皮书》和《茂名荔枝采购指南》,成立县镇两级购销服务中心,培训两万名销售经纪人……

政府在平台、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不遗余力,为茂名荔枝的“走出去”带来了无限可能。  

深加工带来的“多元”荔枝

荔枝和杨梅面临的共性问题,是如何保鲜。而温州杨梅还存在一个不足,就是采摘周期较短。比如温州黑炭梅大呼隆上市,销售的高峰期往往在一两周内,最高售价和最低价格相差甚远,尾果便烂在山里少人问津。其后的东魁梅,也仅仅靠种植海拔的“拔高”,将采摘时间延长,但这“长度”非常有限。

茂名荔枝则靠品种不同,形成较长的销售周期,最早成熟的“三月红”,从4月份开始上市,其后的白糖罂、妃子笑、桂味、糯米糍、冰荔、仙进奉、贵妃红等40多个品种接踵而来,销售延续到7月份,这种梯度结构和错峰上市,让茂名荔枝在市场上的营销变得相对主动。

但无论市场行情如何,荔枝和杨梅都回避不了深加工的问题。传统的加工模式,不外乎荔枝干、荔枝罐头、杨梅干、杨梅罐头等,加工工艺陈旧、技术含量低、设备落后,加工成品的质量缺乏统一标准,难以发展出规模性、引领性、全面性的深加工企业。

但茂名已经突破了原先的加工壁垒,开始了全新业态的探索。

去年5月,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(茂名)产业园正式投产。该产业园作为全国最大荔枝饮料生产基地,拥有全国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产线。同时,广药集团以“茂名荔枝”为原料,开发“荔小吉”海盐荔枝果汁饮料、桃桃荔枝果汁气泡水、荔枝燕窝、荔枝米酿、荔枝花胶等系列荔枝深加工产品,带动茂名荔枝从区域性生产变成全球性消费,从季节性生产变成全年性销售,以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荔枝”带动茂名荔枝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。

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表示,目前荔枝精深加工率仅在3%左右,从这点上看,茂名荔枝产业发展向品牌价值更高的方向升级,前景十分广阔。

而在温州,杨梅深加工率还不到3%,加工的品种更是寥寥无几,泡杨梅酒,做杨梅汁,晒杨梅干,糖水杨梅等,几乎毫无创新可言。这些年,有些地方开始尝试制作杨梅酱、杨梅酥、杨梅饮品、杨梅酵素等系列产品,算是实现了杨梅加工产品的多元化。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,真正的成效如何,只能拭目以待。  

赋予每一颗富民果以故事

茂名荔枝和温州杨梅比较起来,可能更有故事。

在高州根子古荔枝种植园,1000多年的古荔树盘根错节,枝头依旧是红彤彤的荔枝。据介绍,这个古荔枝种植园已有1300多年历史,有考证称,杨贵妃爱吃的荔枝,就采摘自这个荔枝园: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据《新唐书·杨贵妃传》记载:“妃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,乃置骑传送,走数千里,味未变,已至京师。”古荔枝园讲解员介绍,当年送往长安的荔枝采用的是“竹筒保鲜法”,如今有了冷链技术,“走数千里,味未变”解决了保鲜问题,线上销售模式,则解决了出路问题。

故事终归是故事,回归现实的茂名荔枝,迎合当下的市场需要,正在吸引年轻的力量越过“京师”。

记者在柏桥农创园看到,园区内到处都是荔枝电商和快递点,一派繁忙景象,“十万电商卖荔枝”活动如火如荼。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创意加持,荔枝从“论斤卖”变成“按颗卖”,今年,茂名全市荔枝树的定制超过了1.7万棵,在古荔枝园内,一棵树龄超千年的荔枝树,1年采摘权的拍卖超过200万元。

新农人入列,让新业态迅猛发展。10年前,陈小敏从广州返乡投身荔枝产业,开拓荔枝电商新赛道,用镜头讲述荔乡故事。如今,他拥有了一家荔枝销售公司,2022年的荔枝季,他在短视频平台1个月卖出荔枝超3万件,排到全平台第四名。

茂名荔枝产业的“群雁归巢”效应显现:“农二代”大学生李金瑾、“荔枝妹妹”品牌创始人黄冬梅、荔枝出口先锋车活益等“新农人天团”,正成为荔枝之乡的后发力量。也正因为有了这股力量的注入,茂名才会有“美荔茂名·甜蜜定制”营销活动;围炉煮茶话荔枝、“荔枝之夜”和《乡村大舞台》茂名荔枝专场的盛典;“520我爱荔”的旅游季活动;打造出“大唐荔乡一天游”“赏花叹蜜品荔之旅”等荔枝主题旅游线路……

温州杨梅产业也不乏故事,也有不少节庆,也有年轻力量的注入,无论销售渠道开拓还是品牌宣传造势,都闪现着年轻的身影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与茂名作比,温州杨梅在政府层面,合作社、种植户层面,都有很大的提升余地和想象空间。只有正视不足而致力于“杨梅之城”的打造,温州才会有“杨梅”吐气的那一天!

原标题:都是夏季的主打水果,都存在保鲜难、运输难的问题,都在努力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——

从茂名荔枝看温州杨梅

记者:陆剑于

标签:

<  上一篇

世界今头条!全力开创贵安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|专访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民建

下一篇 >

环球关注:亚马逊幸存40天的孩子面临监护权战争,外公指控女婿殴打妻子虐待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