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必过分羡慕,有些“社牛”的底色可能是自卑
最近,“社牛症”成为网络热词。与“社恐症”(“社交恐惧症”的简称)相反,“社牛症”人群在与陌生人交往时,能完全卸下心理压力,不怕生、自来熟,可以快速与陌生人打成一片。
那么,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“社牛症”是什么呢?为什么有人会表现出“社牛症”的特征?形成“社牛症”特征的原因是什么?
“社牛症”并非心理疾病
人们常说的“社恐症”,学名是“社交焦虑障碍”,指个体对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的过度恐惧。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惧怕他人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,这导致他们难以参加演讲、聚会等各类社交,甚至在路上与陌生人眼神相对,都可能引发他们的强烈焦虑。
尽管“社牛症”中也有“症”字,但这类人没有罹患心理疾病。他们是社交圈里的红人,“社牛症”甚至成了高情商的代名词。
但是,似乎也有一些另类的“社牛症”人士,他们毫不在意他人的目光,不分场合地“放飞自我”。例如,有意无意地用夸张的举动吸引他人注意,或者在安静的地铁车厢内大声喧哗。
笔者认为,所谓的“社牛症”可能囊括了上述两类人群,一类是拥有坚实的自信、敢于投身且享受社交的人群;而另一类人,他们的自信则更像是纸糊的老虎,在他们浮夸的言谈举止背后,隐藏着深深的自卑。
“社牛”养成的关键期在童年
要想理解为何有些“社牛症”人群如此自信,我们首先得来谈谈健康的自尊和自信源自何处。
“镜映需要”的充分满足,可能是“社牛症”人群自信的最初来源。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提出“镜映需要”的概念,其用来指婴儿在成长过程中,需要感觉到自己被足够的肯定和接纳、尤其是得到了被抚养者的理解和欣赏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时不时会有一些明确希望得到肯定的时刻,比如主动向抚养人展示自己的画作。科胡特认为,当这些重要的瞬间到来时,如果孩子能从抚养人眼中看到赞许的目光,并得到共情的、及时的回应,孩子就会感到由衷的喜悦,产生一种“我很重要”的感觉。
长此以往,抚养人就能帮助孩子形成一种坚实、稳定的自尊感,这将成为孩子日后发展的坚实后盾。因为曾经被充分认可的经验,会使得孩子长大后愿意相信“我能行”,进而敢于去面对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世界。
这部分孩子中不少人可能成为“社牛”,但还有一小部分“社牛”就没那么幸运了。
抚养人对这部分孩子总是以一种冷淡、敌意和批评的态度,未对他们的“镜映需要”予以满足,那么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可能受到压制。这些孩子成年后,他们早期被忽视的需要,可能依旧需要被满足,甚至是要被加倍满足。
这或许就是某些“社牛症”人群不惜哗众取宠,也要得到他人关注的原因。他们希望以这种方式,来弥补未被抚养人充分理解和肯定的缺失。
有益于社会的“社牛”才是真牛
根据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,人生不可能四平八稳,因此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都会经历一些挫折,感受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,这就使得我们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自卑感。
但如果一个人能以有益社会、有益他人的方式,来为所处共同体作出贡献。在不断作贡献的过程中,个人将获得共同体的认可,感受到归属感,进而形成自信,使自卑感有所消融。
不过,也有人并非以上述方式,而是以浮夸的举止、傲慢的言行、贬抑他人、过度热情、自我吹嘘或欺凌弱小的方式,来减少自己的自卑感。阿德勒认为这些人拥有着“优越情结”,是过度膨胀的自卑感的表现,这类人看似做出了许多“优越行为”,但实则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脆弱。阿德勒形容这类人“因为怕自己太矮小,于是踮起脚尖,试图让自己看起来高一点”。那些过分傲慢、举止浮夸的“社牛症”人群,很可能就有这种“优越情结”。
因此,针对“社牛症”群体,我们应该区别对待。有些“社牛”的高情商、勇敢无畏,的确值得我们学习,但也有些“社牛”的背后是虚无和自卑。我们要向“社牛”学习的并不是单纯的“放飞自我”,而是要以利他的方式来展现自我。
(作者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) 【编辑:叶攀】
标签:
要闻